2008-10-09

The Wall


"(The Wall )是英國前衛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的第9張錄音棚專輯,這是一張概念專輯/搖滾歌劇,于1979年發行。1999年,鑒於《迷牆》雙張專輯在美國的1150萬的銷量,RIAA鑒定其為白金專輯。在1980年早期,這張專輯在告示牌上連續15個星期佔據首位並停留在榜上兩年。專輯在英國的最高排名則為第三。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是樂隊唯一的(並在英國和美國兩國均是)冠軍單曲。在世界範圍,這張專輯產生出了大量暢銷單曲,包括「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Young Lust」, 「Hey You」, 「Comfortably Numb」和「Run Like Hell」。 在這張專輯的錄音過程中,Roger Waters對藝術處理和控制有著很高的要求,曾導致樂隊內部關係緊張。這張專輯被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一書收錄。2003年,Rolling Stone把它排在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list的第87位。" ---Wikipedia

"這張搖滾歌劇性質的雙唱片總長一個半小時,大部分由沃特斯撰寫。唱片講述了一個英國歌手從孩童起的成長過程,被認為帶有沃特斯的自傳的影子。主人公父親陣亡於二戰,從小失去父親的主人公在嚴酷刻板,摧殘個性的教育制度下成長,逐漸個人同外界築起一座阻隔交流的高牆。最後在《審判》曲目中,高牆被推倒,結束曲《牆外》表現主人公重新回到社會後的迷茫和無助。" ---Wikipedia

1982年這張雙CD專輯被拍成了電影,沒有對白只有歌詞的音樂劇。這麼老的電影要去哪裡找呢?學校圖書館裡應該借得到XD至少我相信某T大圖書館有。下面這是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的mv,畫面是電影片段。


下面這段心得放在無趣的唱片介紹後面,我想這樣會讓少點人看到XD

求學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很討厭大家都愛的星期六,那時候星期六要上半天課,然後第一堂叫做班會。一般班會不外乎就是照本宣科,把流程跑完之後就是大家的自由時間,不過當時我的班級太優秀了,班會有一段流程叫做生活檢討,我想原本用意是讓你檢討過去一週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吧~結果那段時間變成了班上的批鬥大會,你看誰需要被檢討就可以起來發言,然後,就像骨牌效應一般,很多人會群起而之跟著攻擊那個人,只差沒像文革時期般讓被檢討的對象掛著牛鬼蛇神的牌子再戴上尖帽子串著遊街;整個生活檢討佔了班會時間的九成,甚至下課鈴響後發言的人還絡繹不絕欲罷不能。老師不會制止嗎?那時候的導師只是背著手靜靜地在教室後面踱來踱去觀賞這一切的發生。在近似是老師的默許之下,被檢討的同學往往是成績倒數、常被老師修理的那幾個;所以有一兩次我是生活檢討的主角,直到後來成績稍微變好脫離了落後群我才開始不討厭星期六=.=我完全能體會影片中被老師領著全班同學一起嘲笑的主角的心情,雖然當時這種群體羞辱並不是老師主導的。

不過,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想是我活該的吧,Martin Niemoller這位牧師在1945年的德國曾經說過一段話,翻成英文如下:
"First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out for me. "
當有人被群起攻之的時候雖然我沒拿起石頭跟著砸下去,但我靜默了,甚至只慶幸著還好不是我,所以當被批鬥的對象是我時,我活該。

只能說,為人師表真是任重道遠啊~~不管是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嘲弄其中之一,或是放任班會時這種變形的生活檢討,我想當時的老師都難辭其咎。

回到MV本身,貫穿整首歌的主軸歌詞是"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你可以說這是對填鴨式教育的憤怒,也可以說這是對老師的不滿,當然也可以解讀為對現有社會規範框架下的抗議。教育這個話題是大哉問,有一定的評量標準與扼殺學生獨特性似乎存在著一定的tradeoff。不過拉高點來看,不提歷史中曾出現的思想忠誠度評估,工作後不可避免的績效考核也是一直如影隨形,難怪電影想敲掉那面有形無形的牆。

為什麼需要一定的評量標準呢?評量標準可以造就產品的一致性,而一致性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工廠不能容忍拉低YR的瑕疵品產生。但問題來了,這個評量標準怎麼定?產品的spec可以經由PM跟客戶討論得到,而教育的方針則往往是當權者擬定了。風行草偃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